“同學們,你們知道唐山名字的由來嗎?”2月17日,在唐山市路北區(qū)唐城壹零壹實驗小學(以下簡稱壹零壹小學)課堂上,劉靜婧老師以提問題的方式開啟了新學期開學思政第一課。
當天,唐山市各學校將思政“小課堂”和社會“大課堂”有機融合,開展“知唐山 愛家鄉(xiāng)”開學思政第一課活動,通過課堂講解、互動體驗等方式,共同講好唐山故事,激發(fā)學生建設家鄉(xiāng)的責任感和使命感。
2月17日,唐城壹零壹實驗小學開展“知唐山 愛家鄉(xiāng)”開學思政第一課。河北日報記者師源攝
“嘿!快看,那是什么?”“我是燕山山脈,唐山北面緊挨著我,讓我繼續(xù)帶著你們感受唐山獨有的地形地貌……”課堂上播放的視頻中,只見壹零壹小學六年級6班學生尹冠宇等同學一起坐在“魔毯”上,穿梭在唐山青山綠水間,“身臨其境”感受家鄉(xiāng)的地貌特征。
在思政第一課上,學生們出現(xiàn)在視頻中,坐著“魔毯”感受家鄉(xiāng)美麗。河北日報記者師源攝
壯美河山,配上動感音樂,引人注目;學生化身講解員,講述唐山各色特產(chǎn)……20余分鐘的視頻課程,學生們看得真切,聽得入神,不時贊嘆。
“這種上課形式太新穎了,讓我記住了好多唐山的地理知識。”課后,六年級6班學生徐晟恩說,以前他總覺得家鄉(xiāng)很普通,“今天才發(fā)現(xiàn)唐山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地方。今后,我要努力學習,為了讓家鄉(xiāng)更美貢獻力量。”
2月17日,龍華中學七年級15班正在開展“知唐山 愛家鄉(xiāng)”開學思政第一課活動。河北日報記者師源攝
以“知唐山 愛家鄉(xiāng)”為主題的開學思政第一課不僅培養(yǎng)了學生愛黨愛國愛家鄉(xiāng)的情懷,也提升了老師們的教學能力與創(chuàng)新意識。
倒塌的房屋、扭曲的火車道、斷掉的橋梁;燈火璀璨的河頭老街、熱鬧非凡的唐山宴、時尚活力的太陽城……龍華中學七年級15班教室內(nèi),苗雅蘭老師通過兩組照片的對比,讓學生們一下子感受到幾十年來唐山發(fā)生的巨大變化,家鄉(xiāng)自豪感油然而生。
“對我來說,今天的思政課也是一次全面了解唐山的機會。”課后,苗雅蘭老師說,“在制作教案過程中,唐山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立體、高大。今后,我要用心講好唐山故事,讓愛家鄉(xiāng)的種子在更多學生們心中生根發(fā)芽?!?/font>
在龍華中學七年級15班,老師正在為學生講解家鄉(xiāng)情況。河北日報記者師源攝
樂亭縣第三實驗小學聯(lián)合大釗紀念館,向學生深刻闡述“大釗精神”,增強學生對家鄉(xiāng)認同感和責任感;遵化市松棚營中學在西鋪村史館開設“行走的思政課”,讓學生感受“窮棒子”精神在新時代綻放的思政光芒;路南區(qū)萬達小學帶領孩子們走進唐山港、河鋼集團唐鋼公司等地,感受家鄉(xiāng)發(fā)展速度……
當天,唐山19個縣(市、區(qū))110萬學子通過多種多樣形式思政課,生動了解唐山這座英雄城市的“七個第一”“五種精神”和新時代發(fā)展成就等,感受家鄉(xiāng)魅力。
讓家鄉(xiāng)故事“活”起來,唐山市委教育工委多次組織專家教師,通過實地探訪、資料查詢、座談交流等形式,開展集體備課、磨課、研課,并根據(jù)小學、初中、高中和大學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,編寫課程教案、錄制教學視頻,展現(xiàn)唐山市資源稟賦、精神傳承、發(fā)展成就等,讓學生從“被動聽”變?yōu)椤爸鲃訉W”。
“‘知唐山 愛家鄉(xiāng)’主題思政課是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創(chuàng)新舉措。希望通過這節(jié)課程,引導唐山學子一起知唐山、愛家鄉(xiāng),不斷勤奮學習、磨礪意志、錘煉品格,努力成長成才、報效家鄉(xiāng)、報效祖國?!敝泄蔡粕绞形逃の瘯浭妨钟颜f。(河北日報記者師源)